月初,主编来访,送了我一幅字,“耕云种月”。这幅字是著名书法家范振斌先生写的。范先生是主编的领导。
当晚,觥筹交错,大家喝的很尽兴。喝到热烈时,主编拿出来这幅字,表达了一下他对我和代女士未来的美好期盼。耕云种月听上去就是一种极高的境界,但是我还不甚了解,于是特意查了一下百科。百科说这个词语和“耕云钓月”一个意思,都是一种人生境界,语出宋朝诗人管师复的“满坞白云耕不破,一潭明月钓无痕。”说的是一种隐士的生活,月下独钓,看云卷云舒,观月圆月缺,表达的就是一种闲适散淡、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情趣。我自己领悟了一下,大概是主编希望我和代女士将来能够踏踏实实的耕种自己的人生,过舒适恬淡的生活的意思。
我满怀欣喜的收下了这幅墨宝。
这不是主编第一次送我书法作品了。
最早的时候,时间还要追溯到十几年前,主编职业生涯刚开始的时候。那时候主编租住在六里桥一个老旧的小区,和别人合租。一次我去看主编。我们那时候都还很年轻,生活过的都非常的随心所欲,但是从那时候起,主编就已经开始在追求文化雅趣了。在主编的那个小屋子里,主编给我展示了一下别人赠送他的书法作品,然后让我挑一幅。本来自己也不懂书法,也看不出来书法写的高深在哪里,而且当时对这些也没什么想法,婉拒了主编的好意。
又过了十年,也就是2021年的时候,我去北京出差,住在公司在顺义的宿舍。主编坐好几个小时地铁过来找我喝酒,然后这次直接送了我一幅作品,是范先生临摹的《兰亭序》。主编一边给我看作品,一边直拍大腿,不停的赞叹,写的太好了,简直可以以假乱真。我在旁边小鸡啄米的点头,确实好,没得说。毕竟《兰亭序》的名气我还是知道的,原文至今都还会背诵,书法更是千古流传,历朝历代临摹的名作流传下来的也堪称国宝。主编都说了足以以假乱真,那很明显写的非常好。我珍重的将这幅字带了回来,然后藏起来,等以后装裱起来,挂在书房。
这回是主编第三回送我书法了。我尤其感觉这一次主编送的书法特别好,好在哪里就说不上来了。但是我是觉得这幅字装裱起来可以挂在客厅的,应该说是一幅重量级作品。可惜现在家里装修风格是简约风,挂一个传统文化气息浓郁的字画,不像那么回事,还是先收藏着,等过些年,老了,自己能够闲适地享受岁月的时候,再换古典装修风,然后装裱上,就完美了。
等到再老的时候,主编再来找我,我们互相胡子一大把,头发发白,互相老眼昏花地。那时候我们已经无法再觥筹交错地互相拼酒了,哆哆嗦嗦地坐在沙发上,品一杯香茗,闭眼享受午后的阳光。不知道过多久,互相可能才会怼上一句。
主编也许会回忆起自己的峥嵘岁月,再拿出来吹一吹,想当年,我在金融系统叱咤风云的时候,某行长我可是连送6杯,拿下了一个大单……
这时候磊哥或许也在,几十年的时光也许也无法抹平他嘴硬的风格:又没送我,我也没看见,我不信……
当我们老去的时候,时光也会老去,世界也会老去,记忆也会泛黄,那时候,大概也只有“耕云种月”才能体现出我们老迈身体里,依旧不变的初心了。
暂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