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晚我和主编睡得很香,毕竟白天累了一天。

第二天,按计划,逛颐和园和圆明园。

依旧是天朗气清。主编今天的装备比昨天要多一些。昨天主编穿酱紫色T恤配大裤衩,今天主编一身黑色,黑色T恤+黑色大裤衩+黑丝,脚踩蓝边黑色NB鞋,打扮的既潮流又性感。我问他,你是想凭着黑丝去诱惑龙姑娘吗,主编说这玩意是护膝还是护腿来着,反正功能跟龙姑娘的黑丝冰袖差不多,一个防晒胳膊一个防晒腿。我想了想,他是不是抱着这种期望:龙姑娘一看他穿黑丝,觉得挺好看,回头自己也穿一件?

然后我俩去酒店接龙姑娘。见到龙姑娘,看她今天穿一身绛红色连衣裙,裙子不长,刚过大腿,未到膝盖,露出半截美腿,脚上穿黑底粉色运动鞋。她这身连衣裙颜色和主编昨天穿的T恤颜色堪差仿佛。我心中暗道一声可惜了,要是主编把昨天那身T恤今天再穿着,好家伙,妥妥情侣装啊。他完美错过了和龙姑娘炒CP的机会(如果当时炒了CP,说不定第二天就被赵老师炒鱿鱼了)。

今天的早饭在护国寺吃的。护国寺的小吃还挺不错,那个豌豆黄挺好吃的,就是又香又腻,不能吃多。我照例点了一碗豆浆,尝了一下,觉得和庆丰的豆浆味道不分伯仲,都是又香又浓,不知道里面是不是加了增香的其他东西。

我看护国寺有炒肝,我问龙姑娘,要不要点一份炒肝,这可是和豆汁齐名的地道北京小吃。龙姑娘犹豫了一下。我看她犹豫,我就说那玩意可能第一口你想吐,但是吃多了还蛮好吃的。可能是对炒肝的颜色有些不喜,也可能听我说了吃第一口会吐,龙姑娘拒绝了这个地道的美食。太可惜了,我真觉得比豆汁儿好喝,这下少了一个回去向小姐姐吹牛的重点了。我说那不行你再来碗豆汁吧,给你巩固一下口感。龙姑娘似乎对昨天的经历还是心有余悸,坚定地否决了我的建议。

吃罢早餐,我们驱车前往颐和园。路上我们谈笑风生,忘却了时间的流逝,以及与此时此地此情此景无关的人与事,比如说,住在颐和园附近林博士。

后来,我们在与林博士聊天的时候,林博士说,为什么我离颐和园那么近,你们去颐和园不带上我一起?主编说,龙姑娘不见陌生人。林博士当场有些羞恼,啥玩意?我还有龙姑娘微信呢,我不算是龙姑娘的陌生人,我早就想见一见龙姑娘到底长什么样子了,这么好的机会都不告诉我,让我给错过了。我说,作为北大医学院的高材生,你应该脑子里只有做实验写论文培养细胞,而不能有妹子,以及陪妹子玩这种低级趣味。这些都是我们俗人每天瞎忙活的,你前途远大,不应该在这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浪费时间精力与生命。博士哆嗦着嘴唇,无话可说。但是,依旧每次提到龙姑娘游览帝都的时候,博士每次都愤愤不平,心有怨念。无疑这件憾事成了林博士2021年的心结了。

我们从颐和园东宫门进入,过仁寿门,看仁寿殿,览庆善堂。在这里,有海淀某小学的小学生,趁周末时间,在颐和园当小导游,锻炼小朋友的交际能力,口语能力。看这些小朋友丝毫不怕生,看见陌生人主动打招呼,询问是否需要小导游,如果游客同意了,他们就会将庆善堂的建筑风格,历史典故等详细的讲解一番。虽然讲解的时候,不像那些职业导游抑扬顿挫自然和谐,背诵稿件的语调过于明显,痕迹太重,但是对他们来说能做到这个程度相当不容易了。敢站到这里,就是一种成功。

过了庆善堂后,我们沿着昆明湖的长廊游览。这座长廊,可真是美极了。颐和园的长廊似乎是中国古典建筑中最长的长廊,全长七百多米,有留佳、寄澜、秋水、清遥四座亭子,代表春晓秋冬四季。见到长廊的那一刻,我脑海中就出现了《阿房宫赋》中形容阿房宫的词语“五步一楼,十步一阁;廊腰缦回,檐牙高啄;各抱地势,钩心斗角。”其中那句“廊腰缦回”真是挺合适的。然而,实际上长廊还是一条画廊。

长廊之上,雕梁画栋,一幅幅斑斓的彩画,更使它绚丽无比,风采迷人。这些画,有园中牡丹,有池上荷花,有林中飞鸟,有水下游鱼,也有亭台楼榭、湖光山色。

沿着长廊走去,每走一步,抬头看彩绘,绘的都是不同的风景,讲述的是不同的故事。遥想当年,慈禧在长廊徜徉,举步之间,便可看遍天下风景,阅尽古今故事。然而足不出园,不知世事沧桑人间疾苦,最终江山倾覆如烟云都消散。

炎炎夏日,这里确实是避暑胜地。从左侧昆明湖面吹来凉爽的风,带走了我们的烦闷与疲倦。我们沿着长廊,慢慢的前行,没有去看前方是何风光,没有去管身后是何处景致,就是此时此刻此地此情此景,我们三人,倚一长廊风花雪月,赏满园湖光山色,风月无边,惬意也无边。

龙姑娘宛若精灵,不知疲倦,一路走来,一路打卡。我们沿着陡峭的台阶,拾级而上,登上万寿山,来到排云殿。抬头望上方的佛香阁,湛蓝的天空下,白云一小朵,佛香阁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金碧辉煌,宝相庄严。继续向上攀登至佛香阁,在佛香阁前,抬眼向昆明湖望去,远处的十七孔桥宛若长虹卧波,美不胜收,入目所及,一片开阔,豁然开朗,心旷神怡。

时至正午,我们逛完了长廊,体力所限,并不想往更远的北宫门方向闲逛,于是返回到宜芸馆附近的码头,排队划船,享受一下泛舟昆明湖的快乐。龙姑娘似乎还有尚未打卡的景点,一个人不知道跑哪里打卡去了,主编由于体重过载,早已瘫在大树下不再挪动一步,排队的重任落到了我的肩上。队伍缓慢的向前挪动着,排队接近一个小时。期间,龙姑娘让我把拍的照片发一下,她拍了长廊的四时亭子,说,走过了春夏秋冬。而我则发了在她后面抓拍的她的某些瞬间。龙姑娘有些羞涩,说,别拍了。主编则添油加醋,说再偷拍neng死你。

终于排到了我们。我们上了一艘小船,小船需要两个人像蹬自行车一样蹬脚踏小船才会前行。于是我和主编就蹬着小船,慢慢地朝十七孔桥驶去。龙姑娘在船头各种自拍,拍够了还要跟我换下位置,她要体验一下蹬船的感觉。好家伙,只见龙姑娘矫健的大长腿,开始快速蹬起来,仿佛自行车赛百米冲刺一样。我心中不禁惋惜这大长腿,可惜了这么美的腿竟然用来蹬船,暴殄天物啊。

小船慢慢的驶过十七孔桥,穿过桥洞,我们调转船头,从另一个桥洞穿回来,慢慢的划回码头。行至湖中央,蓝天白云,绿水清波,扁舟一叶,挚友二三,瞬间觉得人生如此时之欢乐,又能有几何?

起风了,我们逆风前行,速度慢了下来。我站在船头,看园中美景,此时的佛香阁宛如凌空的洞天福地,更加的神圣。远处的杨柳岸,丝绦漫卷,游人如织。回看龙姑娘,笑靥如花,美不胜收。再看主编,算了,不看了,假装他不在这副美景图中……

船驶回码头,我们沿着岸边的小路,走到文昌阁,经文昌院,出颐和园,结束了今天的行程。本来在计划内的圆明园则因为时间关系,没有成行,颇有些可惜。毕竟我也没有去过。

主编开车把龙姑娘送回酒店,然后我们回到主编家里,休息至傍晚。晚餐在主编住处不远的地方,吃的地道的北京烤鸭。

吃完晚饭,我还需要换乘2个小时地铁,回顺义。龙姑娘对我能奔波2个小时去陪她逛帝都表示非常感动,我说就还行,如果你没来的话,我也是周末找主编玩,我们可能这周末就是去逛八大胡同了。龙姑娘疑惑的问,是不是我打乱了你俩的计划?我说我俩没计划,我俩的计划都是现想的。主编又不乐意了,说自己有计划。我说你的计划就是喝酒,主编说是上分。我说你别闹,你不掉段就不错了。

结束了一个奔波劳累的周末,周一工作日,我不能陪龙姑娘闲逛了,这个重任交给了主编(主编的计划是带龙姑娘逛一逛城里的几个著名的公园)。虽然不能陪他们闲逛,不过晚上约他们来顺义吃小龙虾。我之前在抖音上看到有一个探店的视频,说在顺义有一个吃小龙虾的好地方,有咸鸭蛋黄小龙虾。这让我回忆起几年前在南京吃的咸鸭蛋黄小龙虾来。之前一直没有机会去,这次算是一个好机会,约他们一起来吃,也好弥补一下前一天晚上做菜做砸了的过错。

怀着对明天晚上小龙虾的期待,我进入了梦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