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读完一本,读完的是《李鸿章传》,梁启超写的。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代表人物,讲究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,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,然后学会之后壮大国力,再在对外战争中战胜外国。不能说他的观点是错的。一个人的观点,主要来自于其人生经历,来自于社会地位等等。也就是说,在他的那个位置上,这样的观点是正常的且先进的。到底有没有效果呢?其实是有效果的,起码国力增强了,佐证就是中法战争中国赢了。也正是因为这些成绩,...
李鸿章蜚声国际,是因为外交,李鸿章在国内声名狼藉,也是因为外交。 李鸿章平定太平天国、捻军之后,声望达到高峰。当时天津发生了天津百姓杀传教士的案子,曾国藩调查后感觉是中国理亏,于是将犯事的人重罚。但是列强觉得没有实际的利益都是虚的,所以要求赔款。争执不下的时候,清政府派李鸿章上任,处理对外事务。就在这时,普法战争爆发了,法国人自顾不暇,这种小事都没的管了,国内则以为是李鸿章声望太厉害了,比曾...
李鸿章积攒了一辈子的名声,因为一场战争被毁了,这就是甲午中日战争。 按照梁启超的说法,这场战争本质上是因为一场外交纠纷导致的。当时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,在外交上有事儿都应该是宗主国中国出面。1872年,朝鲜和日本发生了外交纠纷,日本派使臣来到中国,请求中国出面协调。结果清政府胆小怕事,不愿出头,说朝鲜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,有事儿你们自己直接谈就行了。于是日本就和朝鲜单独协商,签订了跳跃,在条约...
关于李鸿章,百度百科是这么收录的: 李鸿章(1823年2月15日-1901年11月7日),本名章铜,字渐甫,一字子黻,号少荃,晚号仪叟,别号省心,安徽合肥人。晚清名臣,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,世称“李中堂”。 作为晚清重臣,李鸿章是淮军和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、洋务运动领袖之一,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——北洋水师,官至东宫三师、文华殿大学士、北洋通商大臣、直隶总督,爵位一等肃毅伯。一生...
有多少年没有写读书笔记了?得有十几年了吧。 最近正在写读书笔记。一开始是看梁实秋的《雅舍小品》。梁老先生写的文章很有味道,读起来也兴致盎然。每读一篇,心中都有点想法,按捺不住心中的欲望,自己也会就这个命题写上几百字,表达一下自己内心的看法。 读完了《雅舍小品》,就继续读季羡林先生的《一蓑烟雨任平生》。这部作品是收录了耄耋之年季先生日常创作的杂文。说是杂文,但是其实读起来觉得更像是小品文。这本...